江苏国泰获4家机构调研:目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能为7万吨年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能为4875吨年(附调研问答)作者:hth华体会最新网站来源:hth华体会手机app
江苏国泰002091)9月10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1年9月9日接受4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基金公司、证券公司。
答:控股子公司江苏瑞泰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江苏新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项目投资意向书》,后期公司将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履行相应的披露义务。
问:2、请介绍下公司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添加剂产品投产和在建、筹建项目项目情况?
答:公司目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能为7万吨/年;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产能为487.5吨/年。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添加剂产品在建、筹建项目项目如下:(1)、波兰华荣4万吨/年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解液项目;(2)、波兰华荣新建Prusice4万吨/年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解液项目;(3)、宁德国泰华荣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年产8万吨新材料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尚未正式建设;(4)、张家港市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能目前为3万吨/年,拟增加产能至10万吨/年,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尚未正式建设;(5)、张家港国泰超威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建年产4000吨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电解质新材料及5737.9吨化学原料(副产品)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尚未正式建设;(6)、衢州国泰超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建年产2100吨锂电池材料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尚未正式建设。
答:瑞泰新材已向深交所报送《<关于江苏瑞泰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之回复报告》等文件。
答:瑞泰新材产品主要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硅烷偶联剂、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以及超电产品等。
答:瑞泰新材电解液客户主要有LG化学、CATL、ATL、Panasonic等。
答:公司是为客户提供从产品设计研发、材料采购、生产管控、报关、保险、物流配送等全供应链增值服务的综合服务商。公司体制机制激励充分,行业地位突出,适应市场能力和应变能力强,公司有几百个专业团队与客户紧密沟通,无缝对接,和一万多家国内外供应商一起,为五千多家客户持续创造价值。
答:(1)行业地位领先:公司为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出货量稳居国内前3。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消费电池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以及储能电池市场的逐渐打开,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预计将持续向好,市场份额逐渐向头部企业集中。
(2)产品技术优势: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通过在行业内多年的技术积累,掌握了锂离子电池材料以及有机硅材料等所需的主要核心技术,从而与下游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企业的长远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客户资源优势:公司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业务的客户主要为国内外的龙头企业,公司与其建立了紧密、持续的合作关系,对于核心客户的技术要求和技术信息较为了解,能够提供更为有效的电解液产品、技术支持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和客户粘性。
此外,公司已经分别在宁德、波兰等地建设生产工厂,以配套向下游客户提供产品,深化双方的合作关系在有机硅领域,公司产品整体稳定性以及工艺精度较高,目前已处于国际大型化工企业的供应商序列中。
(4)人才优势:公司拥有稳步成长的人才团队,生产、研发、销售、采购人员均具有多年行业从业经验,为满足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持续不断的工艺改进、良好的技术服务提供了充分的人员保障。
答:供应链服务是公司的主要业务,其中,进出口贸易结算货币以美元为主,因此,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业务规模、效益都有较大影响。针对该风险,在出口业务方面,一是要储备和培养具有良好外汇知识、能够迅速把握当前贸易、金融走势的专业人才,加强国际贸易和汇率政策的研究,合理制定贸易条款和结算方式;二是以避险为目的,以正常生产经营为基础,坚持财务中性原则,适当使用金融工具,合理规避汇率风险;三是坚持大客户战略,提高产品档次和服务质量,树立品牌效应,降低成本,增强客户黏性,强化竞争优势,以应对汇率波动带来的各种风险;
江苏国泰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有供应链服务和化工新能源业务。供应链服务主要涉及消费品进出口贸易以及电商平台,化工新能源业务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硅烷偶联剂、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及添加剂、超级电容器电解质及电解液、锂离子电容器电解液、铝电解电容器电解质及电解液、抗静电剂、离子液体、特种氟化学品。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5月份以来93份券商研报唱多国防军工!板块今日涨逾3%,逾18亿元大单涌入布局
医保支付将有新变化,医疗信息化五年复合增速将超28%!上市公司成功案例涌现,行业龙头获国际电器巨头战略入股
机构对320家上市公司给出买入型评级,11股上涨空间超30%,新能源基建龙头中国电建居首